咨询热线:18750678080
墓碑之佛教文化(葬塔)
2016-06-14 16:46 Author:原创 Click:
       葬塔一方面以此存放死者的骨灰或舍利;一方面以作“旌表”之用,表彰死者的功德,即塔铭。关于佛事的塔铭等,约滥觞于魏晋、繁盛于隋唐。葬塔正中间或数面刻写死者的姓名、称号、籍贯、生卒年等内容,余下空间刻陀罗尼经咒,最后一面通常刻写助缘随喜人姓名。塔铭的使用是佛教与儒家冲突的调合做法,功用与墓碑无异。
       僧侣丧葬除了寿塔之外,也有立世俗墓碑,一般塔林里既有寿塔,也有墓碑。山东省济南市灵岩寺塔林现存墓塔 167 座,墓碑 81 通  。山东四门塔风景区的神通寺塔林有墓塔 46 座,墓碑 15 座。寿塔层次分明,形状多样,在醒目地方铭刻文字  。但塔林中的墓碑非常简约矮小,多已斑驳字迹模糊,这更显得寿塔的高耸。
民间佛教信徒除了选择火葬葬式外,也有仿照僧侣建墓幢,或立梵文墓碑。云南一带的古代火葬墓遗址及留下大量的梵文墓碑、墓幢与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有着不可分的关系,反映了一种极为浓厚的佛教色彩。其时间上起大理国 (宋) 晚期,下迄明代末叶,延续时间近 600 年。梵文墓碑、幢所刻梵文基本为种字与《陀罗尼》两种。今白族地区梵文墓碑、幢上所见的种字,是佛教密宗将尊神佛配上种字,刻于其上,以代表诸神佛。最常见的有:大日如来、帝释天、水元、风天、地天、梵天、白衣观音、地藏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、弥勒菩萨、龙王等。
       梵文墓碑呈长方形,有圆首和方首两类。碑通高一般在 100 厘米左右,最高者不超过 200 厘米左右。碑宽在 35-80 厘米之间,厚通常为 10 厘米左右。石质明代以前流行粗面岩,并夹有少量细青石、红砂石。进入明代之后,则以大理石为主,只有少数边远地区仍沿用青石、红砂石。碑身所刻梵文情况,有两面刻梵文,碑的正面刻汉文而碑阴刻梵文和梵汉相间三种形式。
       梵文墓碑、墓幢是民间佛教信徒立碑纪念逝者的典型代表,既有对佛教葬塔的继承和借鉴,也有相对独特的地域特色,同样见证了民间佛教信徒对宗教的虔诚之心。


在线客服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