墓碑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现今遗留下来的很多古代墓碑都是“螭首龟趺”的形制,碑额雕刻蛟龙,碑底压着一只“龟趺”,比如有名的《徐达墓》《德明墓碑》《樊敏碑》等。很多人以为墓碑底下压着的“龟趺”其实就是一只“龟”,其目的是希望逝者如同万年龟一样流传千古。这种看法其实大错特错,龟趺虽然长像“龟”,但是其本质却是属龙。
龟趺即赑屃,又名霸下,是中国神话“龙生九子”中的老六,本质属龙,长得像龟。但是它和真正的“龟”还是有很大的差异。比如:龟趺有一排牙齿,而真正的龟却没有;龟趺背甲上的甲片数目和形状也与真正的龟有所差异。其之所以长得像“龟”,乃是中国古代图腾文化的影响。
众所周知,中国的“龙文化”产生于远古社会的图腾崇拜,它是原始社会时期各个氏族确立部落统一意志的一种信仰标志。在黄帝“釜山合符”之后,龙图腾成为了黄帝统治各个部落的图腾象征。而“龟趺”图腾便是在黄帝统治部落联盟中一个氏族的衍生复合图腾,它以龟图腾为主,结合龙图腾孕育而成,因而有着龙之子的说法。
在中国神话传说中,龙生九子却个个不成龙,龟趺虽然有着龙的血脉,却长得像斑鳖。在《坚瓠集》记载:“一曰赑屃,形似龟,好负重。今石碑下龟趺是也。”说的便是墓碑下压着的龟趺。传说它常常背负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中兴风作浪,后来被治水的夏禹收服,帮助夏禹推山挖沟、梳理河道,为夏禹治水立下不少汗马功劳。但是夏禹治水成功后,又担心龟趺本性复发,到时候造成什么灾难就无人收服它了。于是夏禹将龟趺治水的功绩制作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石碑,让龟趺驮着。如此一来,沉重的石碑压得龟趺无法随意乱走,也就避免了它再次兴风作浪。因此,中国古代墓碑和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龟趺形状。
细究起来,古代墓碑形制采用“螭首龟趺”,让龟趺承托墓碑,其原因可以总结为四点:
第一、由于龟趺的外形似龟,“背宽、壳硬、足短”,用来承托墓碑,可以保证墓碑的整体结构稳定,而且可以装饰墓碑,显得更加美观大方。
第二、“龟趺”是有着真龙血脉的神兽,身份高贵,以它为墓碑形制可以体现逝者的身份尊贵。
第三、在风水学上,龟趺作为神兽镇守阴宅生气入口,可以起到镇墓辟邪,保佑逝者灵魂安宁作用。
第四、以神话典故中龟趺背负着功绩石碑象征墓碑是逝者功绩成就的标志,值得流芳百世。
综上所述,古代墓碑采用“螭首龟趺”的形制,不仅具有实际的美观装饰作用,而且蕴含深刻的文化意义。它是中国神话传说和龙文化作用于民间立墓碑习俗的表现之一,体现了中国墓碑文化的民族特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