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8750678080
墓碑文化之佛教文化(塔葬)
2019-06-24 16:23 Author:未知 Click:
        火葬后的僧人中,有些德行显著的高僧舍利会被单独保存在葬塔中。关于这类葬塔的形制及来源,松本文三郎在《印度之佛教美术》中解释为:“塔之原文,乃由梵语 Stupa 而来,中译为窣都波,又有塔婆,乃由俗语 Thupa 而来,又义译之,或称方坟,又译灵庙,以其藏佛舍利也。
         印度古代之窣都波,大约由四至五部而成:(1)基础;(2)覆缽;(3)平头;(4)竿;(5)叉伞。基础为圆形座。覆缽较小,覆于基础上,覆缽上绕以几何纹或花草纹之带。平头形如方箱,覆缽上部,宛如缽底,平头即置其上;平头周围,刻莲花之半浮雕。箱形之上,积数重方板,渐上渐大,是即上部盖台。遗物即收于此。竿与伞皆木质。”又说:“中国幢之变化甚多,幢普遍为八棱,佛徒之死,建幢于墓,是为墓幢……其形为幢,其性质则塔之变形也。”
       至于僧人原有塔葬或建塔的习俗,随着在墓域建幢风气的流行,有的僧人即在坟旁或塔侧树立经幢;后来更将荼毗后的遗骨置于经幢之内,成为‘舍利经幢’,但到 11 世纪才正式出现‘舍利经幢’这个名词。由于舍利经幢的作用和性质已经和塔很接近了,后来更出现‘塔幢’的名称,或者直称为‘塔’。”
        葬塔的形制、层级、高低大小,都体现着逝者生前在佛教界的地位、成就与威望。许多葬塔聚集在一起,散布如林,故称塔林。塔林大多数古寺庙都有,如山西运城静林山天宁寺、洪洞万胜寺、中条山栖严寺、交城玄中寺等有塔林,山东历城神道寺、济南灵岩寺和神通寺等有塔林,河南省香山大普门寺、汝州风穴山风穴寺、辉县白云寺、登封少林寺等有塔林。


墓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