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8750678080
中国墓葬文化之身份地位的诠释
2019-06-26 01:00 Author:原创 Click:
宗法制度作为一种以家族为中心,按血缘关系的远近为标准来区别嫡庶亲疏的制度,它所维系的是人对政治、经济等不同等级权力,也通过血缘上的互相认可辈份与血缘间的结合,建立了地域与地域间横向的关系,并以此为基础,建立封建性的稳态社会秩序。这种等级权力和秩序的维护,一方面依靠制约活人的各种法则政令,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事奉祖先鬼神的各种祭礼来强化。

  西周以来,与祭祖有关的各种设置、仪礼几乎都与等级观念相关。例如,坟墓的排列有昭穆制,而所谓昭穆者,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(《札记·祭统》)。在古礼,即使坟墓的封土及植树也有等级之分∶天子坟高三仞,树以松;诸侯半之,树似柏;大夫八尺,树以栾;士四尺,树以槐。(《白虎通义·崩薨》)至於一般的人民,则不封不树(《礼记·王制》)。

  中国历史以来,崇尚宗法社会的各朝代,对具体的祭礼、祭仪、祭祀的用品、时间等等各方面都有严格分类分级的限制,对作为死者灵魂之象徵的神主也有严格要求。因此,每一事鬼的活动,实际上都是宗法等级观念与制度的强化过程。祭祀中的是人与前辈的情感联系在另一世界的延续,而各种不同规格的墓葬仪礼及祭祀方式,却是维持整个制度平衡的

广西南宁墓碑

  历朝以来,中国各代封建王朝都规定了不同品级的官员,以及庶民之茔地定制,包括其地域之大小、石兽之种类、墓碑之尺寸等都各有定制。这一切定制,一如上述所说,是巩固和强化了社会上的等级及尊卑观念。

  即使是今日的功利主义社会,人们对墓葬的处理,依然可能表现出其钱财、地位之差别。

  中国人在传统上相信,死人与活人是对立的两种生命现象。死人的世界也因此与活人的世界是两个不能混同的世界。人们一方面在痛惜死者、悼念死者;另一方面,却也是在担心著死者的世界会侵入活人的世界,更担心更多的活人会被带入死者的世界。这可能是在人们不理解传染病的原始时代,遗留下来的观念──以为死者若不与活人隔绝会带来更多的死亡;同时,这也是一种接触律(law of contact)的信仰,以为自然界有一种自然力量会产生预期的效果,接触死人就会引来死亡之类的不吉之事。

  马林诺夫斯基著《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》第3章第4节说∶实际的情况是极其复杂,甚至互相矛盾。显然可见的质素,一面是对死者的爱,一面是对尸体的反感;一面是对於依然凭式在尸体的人格所有的慕恋,一面是对於物化了的臭皮囊所有的恐惧(天津∶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,1986,页30)。这是一种相当全面的概括,这种矛盾的心理,最突出地体现在古人对亡魂的仪式上。人们既要迎接亲人的亡魂回家,又想尽方法去阻挡它归家。

  中国人很早就存在著这种意识。《礼记·檀弓》说,国君在参加大臣的丧礼,先让巫人拿著桃捧、苕帚、戈矛在棺材上挥几下,以除凶邪之气。《白虎通》说,孝子在守丧期间,不敢住在原处,要在院子的东西临时搭一个小木屋居住。因为亡魂要经常返家,倘住在原处,会被亡魂缠住。《後汉书·东夷列传》说,东夷忌讳很多,几家里有人得了疾病而死亡的,都要拆掉旧房,再建新房,出发点是一样的。《论衡》说,墨家以为人死後会变幻害人,亦是这种想像的道理。

  这种为死者未亡亲属设想的避煞动机,一直延续到後来的丧礼、下葬、造墓的过程之中,发展出许多必要或应变的仪式。基於死者与活人住的世界是分开的,同时死者与生者之间也已形成两种对立的生命形状,因此,在死者下葬前後便出现了许多的仪式,明显是阻挡死者侵入活人世界。以闽人的下葬风俗来说,就有以下几种∶

  (1)由於认为人死後若复活可能会转生成异物,就放一块石头、一个煮热的蛋在棺内,表示要石头腐烂、蛋变小鸡,棺中人才有机会复活。

  (2)有心在女死者死後另娶的丈夫,若害怕死者会化鬼为难自己,便背个大包袱和夹著雨伞,从棺上走过,表示出国去向不明,不再送妻棺上坟,这真是骗鬼

云南墓碑文化

  (3)南方人相信,未死者在死者下葬时不宜在下棺时太近墓穴,以免自己的影子恰好落在墓穴被棺压到!若生者影子被棺压到或受坟土所埋,就变成一生被死者凶气影响。

  其他下葬前後所有一切避开亡魂的仪式,其实太多,不能一一例举。在亲人来说,尤其讲究孝顺的华人,对自己祖先死後,却必须逃避他们,当然说不过去。针对这种既要逃避、又要亲敬的矛盾,华人提出一套神学上的解决与解说方案,最具体的就是道教所延用《左传》之上古之说法形成的魂魄说;孔颖达撰昭公7年疏∶附形之体为魄,附气之神为魂;附形之灵者,谓初生之日,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呼吸为声,是魄之灵也;附气之神也,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,此则附气之神也

  中国人早有的三魂七魄之说,以为人死了,魂已飞走,魄跟著埋葬在地下。而人死後属阴,尸体一时不腐烂,魂飞了魄却一时不散,就会有害;魄在白天会由於白昼属阳不能外出,晚上才会乱跑。魂为善气而魄为恶气,魄的去处又往往是熟悉的人事之地,谁碰到都倒楣。人们为避免魄出窍来找麻烦,不得不改装。这种避恶气的化装,後来在孝的伦理下,升华为孝道的缟素。由於民间信仰中有七魄,是每7天消失一魄,便有了作49日祭的说法;为防尸体3年腐不尽,魄未散尽,还有所谓3年守孝之说。由於魂是善气,能庇佑子孙,他能离形体而存在,所以必须祭礼,让他庇佑子孙载福绵绵,这便是华人的祀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