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8750678080
墓碑文化之高古美质的篆书
2019-06-24 16:18 Author:原创 Click:
      从存留的遗迹来看,秦小篆只是作为官方规定的字体,在文告、碑铭等庄重的场合使用。秦代《琅邪台刻石》是小篆的典型代表,笔法流畅圆转而复杂,笔画匀称规范,粗细变化很小,构成规律比较清晰,装饰性强。
       高古而美质的秦小篆是后世使用古文字篆额时选用的主要字体之一。汉代,由于隶书的发展,篆书失去了它的地位,但人们目之所及,遗存尚在。又因汉代两次经学今古文之争,篆书在继承与发展中产生了诸多变化,二通墓碑碑文为篆书,其笔迹与秦小篆差异较大,碑文字中对秦篆的讹变不少,结体方,线条多曲势,是汉人写小篆较典型的风格。
       东汉墓碑的篆额虽然未脱秦代署书范畴,但不同于秦代篆书,其笔法已由圆转改为方折,结体趋方,横画略带波挑,表现丰富,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。
额篆“汉故郎中郑君之碑”二行八字,结体成方形,但每每以一长划冲出其格,显得生动有趣。笔画流畅,然不失浑厚; 碑额有“三老赵掾之碑”二行六字,结体欹侧别致; 有“汉故郎中赵君之碑”二行八字,结体近于方形,笔画浑劲,斩钉截铁,收笔处多呈方笔;结体方整,笔画挺劲,落笔多为方笔,而收笔多为尖峰。也有继承秦代刻石篆书风格的, 有“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”二行十字,在穿两端对称展开,其笔法以匀称为主,结体上紧下疏,收笔见圆润。
       其结体盘屈方整,是为汉篆的书写特点。点画较为雄浑,横平竖直的方整之感,与传统的汉篆形体有着较大的差别。在篆书被搁置数百年后,唐代出现了李阳冰、瞿令问等篆书家。李阳冰雄踞首位,重新恢复秦代篆书的传统,虽然他的篆刻作品与秦小篆相比,并没有提供更多新鲜的东西,但自有其意义。有人称誉他的篆书“若古钗倚物,力有万夫,李斯之后,一人而已。”他的篆书题额作品之一, 额题用笔粗细圆匀,稳健自然。李氏的篆书风格一直延续到明代。
       清代,金石、文字考证、校勘的盛行,使人们对古代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写篆书的人多起来,出现了一批以篆书知名的书家。他们更多的是利用篆书进行艺术创作,如邓石如用质朴、凝重的线条书写篆书,在结构和用笔上都摈弃了多余的修饰,保持了线与结构的生动。其后继者有吴熙载、徐三庚、赵之谦、吴昌硕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