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18750678080
墓碑碑刻的繁荣与发展
2019-06-24 20:09 Author:原创 Click:
   碑原本是用作牵引绳索放入棺椁的,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标记墓穴地点方位的效果,渐渐开始出现将死者的姓名籍贯、生卒年月刻在碑上的现象,进而发展为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,“其后相习成风,碑遂为刻辞而设”。 其他种类的墓碑碑刻也逐渐繁盛,广泛用于记表功德、刊载经书、宗庙祭祀等领域。随后的三国两晋及五胡十六国时期,社会动荡、政局不稳,长期征战消耗了社会大部 分资源,从客观上限制了碑刻的繁荣和发展;此外,统治者出于减少奢靡、维护统治、镇压世家大族势力的考虑(详见下文“碑刻与话语权”),多次出台抑制碑刻 的条文政策,禁碑运动从曹魏一直绵延下来,南朝也依旧承袭东晋遗风,碑刻未能产生新的发展。此时反观由少数民族控制的北方,碑刻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状 态。北朝,尤其是北魏时期,既无禁碑政策,又方便就地取材,石刻艺术空前发展,设立墓志、镌刻摩崖等承袭前朝已有的成果并蔚然成风,此外,这一时期佛教广 泛传播,南朝主要表现为兴建寺庙,北朝则表现为兴建大量石窟、佛像,伴生的石刻造像题记也极大地丰富起来,如《辅国大将军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》等,是对石 刻像的有力补充,魏碑的书法价值在后世格外引人关注。
   其后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鼎盛时期,碑刻文化也相当繁荣,大量涌现制作精良、文辞华美的御碑称谓这一时期的重要特色,碑刻因其不易损坏、流传久远成 为帝王记功记事以图流芳百世的最佳媒介,唐太宗的《圣教序》《晋祠铭》唐高宗的《大唐纪功颂》《万年宫铭》一代女皇武则天的《升仙太子碑》唐 太宗的《纪泰山铭》、《石台孝经》等均是唐代帝王亲自撰写碑文的代表作。汇集众多碑刻于一处,统一加以存放和保护的碑林肇始,在唐后期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已 经成为保存《开成石经》等重要碑刻的荟萃之地。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的萧条期之后,宋代的墓碑碑刻艺术略有复苏,但是由于大多数时间偏安一隅,国家始终处于北方少 数民族侵略的压力之下,赵宋一朝的碑刻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始终无法和唐朝媲美,只是传承和沿袭了以有的传统。
   到了西汉,语用上的“碑”最终形成,这个词汇开始被用于描述刻石,原本的意义逐渐失落了。